橡膠止水帶型號規格有哪些(止水帶圖片)
常見的橡膠止水帶的規格型號:1.中埋式橡膠止水帶,主要包括:651型、652型、653型、654型、655型、656型、657型、658型、659型等多種型號,其中651型、652型、654型是中埋式止水帶中最常用的型號。
常用尺寸為300*6、300*8、350*8、350*10、400*10、500*10(單位:mm)等。
2.遇水膨脹型橡膠止水帶,常用尺寸為:252*6、352*6、352*8、452*8、452*10(單位:mm)等。
3.可卸式橡膠止水帶,常用尺寸為:300*6、300*8、350*8(單位:mm)等4.鋼邊式橡膠止水帶,常用尺寸為:300*8、350*8、350*10(單位:mm)等5.背貼式橡膠止水帶,常用尺寸為:300*8、320*8、400*10(單位:mm)等6.鋼制閘門專用橡膠止水帶:P60、P50、P45、P40、P35等和各種內外拐角、平板、橋梁支座等鋼制閘門專用橡膠止水帶、工程用橡膠制品。
中埋止水帶背貼止水帶
止水鋼板和鋼板止水帶有什么區別?(鋼板止水帶圖片)
遇水膨脹止水條、2113橡膠止水帶、止水鋼5261板三者比較:4102
在使用止水帶(止水鋼板、止水條)后,可以防止1653水浸透混凝土,起到防水和止水的雙重保護作用。
遇水膨脹止水條、橡膠止水帶、止水鋼板,三者理論上都能有效阻止外界水分通過施工縫浸透混凝土,從止水原理、施工工藝分析,三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,效果也不同。以某工程地下三層結構為例分析三者在不同部位使用的優劣。
止水原理:止水條是靠吸水膨脹后與混凝土擠密,堵塞空隙來止水的。
施工工藝:止水條是方形長條狀,連接時采用平行搭接方法,中間不能留斷點。施工單位為了方便,往往喜歡用止水條,在混凝土澆筑完成時,壓在墻砼澆筑的表面即可或預留凹槽二次鑲嵌。
優劣分析: 施工簡單,投入比較少、比較經濟。但止水效果沒有止水帶、止水鋼板好。施工過程中不可預見的問題較多,一是鋼筋密不好放置。二是時間過長,吸潮膨脹,影響效果,尤其是雨季,空氣濕度大、雨水多,止水效果更差。三是施工縫處不平整,接觸不良。通常這種方法止水效果不是很理想。譬如止水條安裝時凹槽的留設,大了不能有效固定,小了鑲嵌不到位,混凝土澆筑時,在混凝土浮力作用下容易移位。
適用范圍:可用于地下無水的建筑,一般用于建筑物的次要部位或要求不嚴的部位,如地下水位以上的地下室外墻,基礎筏板等,即主要防止土層中的毛細水。即便漏水時,對建筑物的影響不大,可以通過堵漏靈等防水材料迅速解決,但不適宜用在表面有覆土或種植土的地下車庫頂上。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:建設工程之家
二、止水鋼板
止水原理:止水鋼板的“開口”朝迎面,且鋼板與混凝土結合緊密,輔以鋼板八字形狀,地下水很難沿施工縫從鋼板浸透。
施工工藝:止水鋼板厚度一般3㎜,寬度>200㎜,長度一般加工成3米長或者6米長,一般為三米好運輸。施工時,盡力保證止水鋼板在墻體中線上;兩塊鋼板之間的焊接要飽滿且為雙面焊
,鋼板搭接不小于200mm。墻體轉角處的處理通常采用整塊鋼板彎折、丁字型焊接、7字型焊接等。止水鋼板的支撐焊接,可以用小鋼筋電焊在主筋上;止水鋼板穿過柱箍筋時,可以將所穿過的箍筋斷開,制作成開口箍,電焊在鋼板上。
優劣分析:鋼板止水帶連接部位要求焊滿,效果當然是很好的,但成本要高很多,施工速度比較慢。規范要求,使用止水鋼板的剪力墻,墻體厚度不宜小于250㎜,止水鋼板與鋼筋間凈距離為:墻厚/2-外側保護層厚度50-墻體雙向鋼筋直徑;當墻體厚度為250時,250/2-50-30=45㎜。止水鋼板與墻體間距離偏小,施工時混凝土在該部位容易漏振,形成蜂窩孔洞。因此,在使用止水鋼板時,在施工縫部位必須加強振搗。該止水措施的薄弱環節為搭接部位及90°轉角部位。鋼板八字角在90°轉角部位焊縫極難控制,容易形成漏水點。鋼板轉角部位的焊接施工應作為該工序的關鍵部位予以控制。
什么是橡膠止水帶?(橡膠止水帶圖片)
橡膠止水帶是以天然橡膠與各種合成橡膠為主要原料,摻加各種助劑及填充料,經塑煉、混煉、壓制成型,其品種規格較多,有橋型、山型、P型、U型、Z型、乙型、T型、H型、E型、Q型等。根據使用情況又可分類為埋式橡膠止水帶和背貼式橡膠止水帶。該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彈性,耐磨性、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,適應變形能力強、防水性能好,溫度使用范圍為-45℃-+60℃.當溫度超過70℃,以及橡膠止水帶受強烈的氧化作用或受油類等有機溶劑侵蝕時,均不得使用橡膠止水帶。